eSIM区别传统SIM最大的不同,就是形态的变化,从传统sim插拔变成空中写卡,eSIM技术很成熟,现在已经发展到eSIM4.0模式,在物联网很多领域都在用,比如燃气表、共享单车。

但我们似乎很少在手机上看到 eSIM卡版本的手机,比如iPhone只有港澳版的iPhone 13 mini、iPhone 12 mini、iPhone SE(第 2 代和第 3 代)以及 iPhone XS 支持 eSIM 功能。
为什么大部分厂家不支持eSim卡呢,其实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
- 厂家意愿不强
早在2011年苹果就申请了虚拟SIM卡专利,在2014年苹果发布了Apple SIM,嵌入美国和英国发售的iPad Air 2和iPad Mini 3平板电脑中,允许用户设备动态选择运营商网络。2016年6月,GSMA(GSM协会)发布智能手机eSIM规范,全球超过30家运营商、芯片商及苹果、三星、谷歌等智能手机厂家的支持。

当大家都以为eSIM卡会在手机上大放异彩的时候,我们却发现只有Google在2017年发布了两款手机Pixel 2与Pixel 2 XL成为首款兼容eSIM的智能手机,其它厂家并没有强势跟进。更多的厂家选择在产品较小、空间不足的穿戴设备进行应用或物联网领域。

- 运营商意愿不高
2017年6月,上海CES Asia(亚洲消费电子展),中国移动推出一款全球尺寸最小的eSIM NB-IoT通信模组M5310。2018年3月,中国联通正式宣布在上海、天津、广州、深圳、郑州、长沙6座城市率先启动“eSIM卡一号双终端”业务的办理,支持Apple Watch 3。esim卡截止2022年7月,四大运营商有三家支持,分别为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,主要应用于手表和物联网终端,其中手表推出的业务主要有“一号双终端”(这个业务下次介绍)。
- 售后较难
eSIM卡安装比较复杂,需要通过空中写卡,下载profile配置到终端设备。我试过几款手表没有10分钟是不行的,有时会因为网络原因导致下载失败。
补换卡现有运营商网点不具备:eSIM卡补卡现在的四大运营商可以说都不支持,不像普通SIM卡随便一个营业厅就可以补卡,而且想手表类eSIM卡运营商一般都建议通过线上办理补卡。

换设备使用困难,如果想换手表使用需要删除原有eSIM(部分运营商会导致号码变更),然后在新手表上下载eSIM。这点放在手机上那将更加困难,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喜欢随时取SIM卡在不同的使用上使用的习惯。
现在国内eSIM卡技术的5G网络已经支持,其实只要运营商放出eSIM卡号是可以实现的,没有什么技术壁垒,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够开始试点应用。